天博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深化拓展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持续提升我省基层理论宣讲骨干理论素养和宣讲能力,更好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牡丹江市文化艺术学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
通过学习文化艺术学校的干部职工们深刻认识到: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在守正创新中构筑中华文化新气象、激扬中华文明新活力,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全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正能量。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展现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显著提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
通过此次专项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习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习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坚持学以致用,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重大部署。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只有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当前,“木耳节之夜”文艺演出已圆满结束,我们的拼搏努力和奉献精神得到了市领导和局领导的高度认可,但这更加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立足本职,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不计个人得失而舍小我,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为我们牡丹江市文化旅游事业繁荣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