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中国)官方网站

文化公园内、号上湖畔的这些打卡点你去过了吗? | 天博

455-293-7503

新闻资讯 分类
文化公园内、号上湖畔的这些打卡点你去过了吗?

  “漫步”2023上海闵行国际雕塑展使闵行文化公园沉浸在一片艺术的热潮中。你是否也被这浓郁的艺术氛围所吸引?和小编一起跟随作者的脚步,感受雕塑艺术的魅力,领略号上湖畔的独特风情。

  在今年的上海市民文化节中,闵行文化公园是真正地热闹了一阵子,最为吸引眼球的是上海湖畔国际音乐节。没有票子,乖乖地守着电脑看直播。舞台上唱啊、跳啊、拉啊、弹啊,各国艺术家尽显风流。

  当所有人关注在舞台上时,我的目光却停留在一侧的水面上。据现场主持人介绍,这里原来是七宝号上的地界,因而,现在这片水面有了一个文雅洋气的大号,叫号上湖畔。

  号上,是我插队落户的地方,八年多的朝夕相处,之间的情谊自不必细说。只是在整体改造成闵行文化公园后,其光鲜、韶华、明艳的格调与那时的黯淡、简陋、粗俗的面貌已经判如云泥。走进这偌大的公园,再也分辨不出哪是我们号上村,哪是你们新龙村,哪是他们红明村了。于是萌生了进公园找寻一下所插队时的那间知青房的地方。

  12月8日一早,我从文化公园漕宝路停车场进入后,就直接向西顺时针方向寻找背景是海派艺术馆的那块演出场地。因为找到那块场地,也就找到了号上湖畔。找到号上湖畔,便找到了当年插队的地方。

  此时,一轮红日从东南方冉冉升起。一道初冬时节特有的暖光倾泻在3号门入口处宽广的广场上。不远处,一闪一闪辉映出的耀眼光芒,随着行走角度的变化,那种三棱镜似的反光呈现出七色争艳的光彩。其造型,初观好似船帆,再看疑是山峰,近瞧又像刀刃。天博自南往北大小不一,共有5座,疏密有致稍微倾斜,锋芒直刺天穹,铺展在漫漫的大草坪上,典雅威仪。

  正在我猜测其创作的动机和真正的名称时,一块小小的铭牌给出了答案。一扫上面的二维码,详细的介绍便让人恍然大悟。原来,这个雕塑的大名叫《水滴》。简介中说,作品灵感源自大自然的水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无限可能。不锈钢的材质赋予坚固与稳定的结构,而钢化玻璃则赋予透明、明亮的观感。通过这些水滴形状的雕塑,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同时也引发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与思考。孤陋寡闻的我,无论展开如何这般的丰富联想和形象思维,也不会把这坚硬且刀劈似的物件与柔软晶莹的水滴拉扯在一起。

  最给人以启示和震撼的是一座取名为《通天塔》的铸铁雕塑。这个高度有4.1米的作品,由无数根钢条组成,构建成一座座多层小屋的造型。整体呈中间粗,两端尖的形状。仰视,巍峨如擎天铁塔;近观,威严似巨兽金刚。

  我不由自主地思索,那一扇扇临空的门窗,那一层层垒起的梁柱,既可揭示人性本来善良的初衷,又可唤醒人类追求幸福的坚韧。在这空洞而又坚固的擎天立柱面前,情感终会交融,性格必将显露,内心一定敞开,向往势必成功。正如解说词中所描绘的那样,这件作品象征着人类对探索和追求进步的不懈追求。塔的高耸体现着迈向新高度的勇气与决心,激发着人们内心的向往与渴望。它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多么好的构思和寓意,多么好的造型和构筑。

  然而,游人在他的面前走过,都会情不自禁地向它注视,致以敬礼。而我则钟情于它的精致和深沉而久久地站立在其身边,想象着生命的坚强与追求的无垠。

  《永恒》,六个红球串起生命的活力。《海洋女神》,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地球村》,让我们体会到人类社会的和谐。《云之攀》,引发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跃》,寓意着勇于挑战和突破的冲刺。《融联》,象征着相互间的沟通和理解。《蝶恋》,诠释了生命的多彩和美好。《犀牛》,激励我们适应变化和挑战。

  看罢10件作品,心满意足。这次亮相闵行文化公园的“漫步”2023上海闵行国际雕塑展,展期自2023年9月25日至2024年9月24日止。它汇聚了来自德国、韩国、哥伦比亚以及中国的著名雕塑家的共计15件作品。猛然想起,今天来到闵行文化公园的寻根之由,却被这精彩绝伦的雕塑而不由自主地改变了主意。看来,未曾欣赏的5件作品,应当快快确定时间,一睹为快。看来,虽未寻找到的知青老屋所在,却已经来到了号上湖畔。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近年来,闵行区宣传文化部门在文化展览上加大投入,除组织文艺演出,举办文学讲座,开辟名人艺展外,还利用海派艺术馆、闵行博物馆和宝龙美术馆等独特的地域展馆优势,组织了大量的古代文物展、经典书画展,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而这次雕塑展则更是别开生面,将精致作品搬到了室外,搬到了公园之中,在芳草绿地上,让前来观赏的人以艺术的熏陶,生活的享受。

官方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