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中国)官方网站

【福岸】台湾青年人才话“融合”:政策聚力 坚定扎根福建发展信心 | 天博

455-293-7503

新闻资讯 分类
【福岸】台湾青年人才话“融合”:政策聚力 坚定扎根福建发展信心

  东南网3月13日报道(记者 卢金福)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福州市台湾青年人才座谈会在晋安区登云湖公园举办,近20名台湾青年围住在营地帐篷下,分享各自创业就业的经历,并围绕两岸融合的话题,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同心共创民族复兴伟业”。本次活动是“扎根榕城·融合发展”台湾人才系列交流活动之一, 座谈会现场来自福州市台港澳办、市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围绕“好年华·聚福州”1+1+n人才政策体系,讲解了来榕就业创业相关优惠措施。

  天博

  去年,福州出台政策为台湾青年来福州求职提供最长不超过3个月的过渡期免费住宿,3个月过渡期免费住宿结束后,符合条件的台青还可申请入住台胞公租房,实现政策无缝衔接。

  “免费住宿政策为刚来大陆的台青解决了后顾之忧,节省了很多成本。我住的地方周边交通也很便利。”刚来大陆找工作的台青吴子瑄目前住在福州台胞公寓,他表示,自己在福建没有亲朋好友,在福州公寓有了家的感觉,结识了很多台胞,也得到了大家的帮忙。

  在福州,还有不少台湾青年纷纷投入到社区服务工作中。位于福州桂溪社区的台胞公寓是福建省最大的台胞聚居公寓。首批入住的台胞王廷维因热心公益被大家推举为“楼长”,帮助入住台胞解决日常的生活小事,更好地融入社区。

  “前期我们让台胞能够‘乐居’,接下来做‘乐业’的工作,为台胞就业创业提供服务。”近期王廷维正忙着联系企业,为在福州的台青对接创业和就业资源,春节后,已经帮4名台青的创业项目落地。接下来,要帮几个台青对接祥坂夜市的摊位,未来也将帮助台青走进福建的乡村。他希望帮助更多台青扎根福州,助力两岸产业深化合作。

  目前,福建各大高校汇聚了大批的台湾人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300多名台籍教师在福建高校工作。台湾农学博士谢东佑2022年来到福建技术师范学院任教,并在福清成立无忧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计划成立农业技术研究中心,目前正寻找合作伙伴种植有机水果并开展自然教育。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我最擅长的是种果树,正在找适合我的那片山地。”谢东佑是该校第一位台籍教师,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帮助学校引进更多台湾青年人才和教师。

  福州台胞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23年3月,目前有医疗卫生、文化艺术、乡建乡创、高校教育等领域近千名在榕台湾人才注册。

  “成立至今,我们开展了公益诊疗、免费理发、绿色环保,为环卫工人送水等志愿服务。”陈筱婷从事自媒体工作,她一直利用闲暇时间参加环保志愿服务,还被聘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讲师。她表示,通过公益活动,让自己能更好地用自己的专长服务大陆同胞,实现个人价值,融入这座城市。

  2023年,晋安团区委持续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组织开展了第十一届海峡青年节·(首届)两岸融合特教人才研学营、“茶话好年华”台湾青年人才走访交流活动等各类两岸青年交流活动近10场,服务台青超过1000人次,接待“首来族”超50名,今年还将结合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建设,用好晋安特色资源,持续推动两岸青年融合交流。

  “福建有许多的惠台政策,台湾教师在大陆也能进事业编制,台青在这里就业创业还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人才补贴,帮助台青更好地在福建安家立业。”

  “闽台同根同源,大家聚在一起,很难分清是台湾还是福建人。岚台传统灯笼的骨架用的是台湾高山桂竹,竹子多节,代表节节高升,同时竹子又多生竹笋,有多子多福、绵绵不断之说。”

  “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福建是广大台胞最主要的祖籍地,80%的台胞祖籍地在福建。近年来,福建扎实深入推进两岸民间交流,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广大台胞投资创业、工作生活的“福地”。东南网开设《福岸》栏目,挖掘在闽工作、创业、投资、学习的台胞融入福建的故事,以及闽台在文化、体育、民俗、教育、科技、农业等方面的相互交融,充分展示福建在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措施、成效。

官方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