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十月的新疆,气候宜人,风景如画;十月的西藏,地远天高,秋意正浓。被昆仑山隔绝的两地虽民族不同,风物各异,但此刻却都被文艺浸润着——山东省文联组织艺术家在两地分别开展了“鲁疆万里情”——山东省文联文艺志愿惠民服务喀什行活动和“泰山珠峰之约”——山东省艺术家赴日喀则深扎采风文艺交流活动,在山东省对口援疆工作指挥部和山东干部中心管理组的大力支持和有力指导下,通过开展采风创作、文艺培训、志愿服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各族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进“五个认同”,这也是今年以来山东省文联文化润疆、文艺工作的又一生动实践。
今年5月,山东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何思清带队赴青海省,深入海北藏族自治州开展调研交流,出席了对口援青和东西部协作省市文联联席会议,考察了海晏县金滩乡海东村、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山东援青党建文化长廊,看望慰问了山东省援青干部管理组的干部同志,举行了“翰墨丹青绘华章 助力援青谱新篇——山东艺术家高原笔会”活动,并与青海省文联、海北州文联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山东省文联将深入贯彻落实“文艺援青”工作部署要求,立足“海北所需,山东所能”,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认真开展“深扎”采风行动,在文艺工作培训、援青作品创作、文联人员互访、文艺作品展演等方面与山东省援青干部管理组、海北州委宣传部、州文联加强携手合作,以文化人、以艺通心,密切文化交流交往交融,将鲁青两省人民群众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
今年7月,新疆尔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邓选斌一行到山东省文联开展调研交流工作,双方签订关于加强文艺交流合作的双边协议,约定以“对口支援、突出重点、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共同发展”为原则,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协作开展主题性展演展示、采风创作、宣讲培训、志愿服务、综合类活动等系列文艺实践活动,推动民族文艺工作高质量发展。正是带着这样的期许,10月举行的“鲁疆万里情”——山东省文联文艺志愿惠民服务喀什行活动异常丰富:“鲁疆情”——山东省文联喀什地区“蒲公英”文艺志愿培训班、“丝路风情·艺结同心”山东·喀什美术书法摄影民艺联展、山东省对口援疆工作指挥部交流座谈和书画笔会、山东省文联“青年舞团”赴喀什地区慰问交流演出,以及到刀郎展览馆、巴扎结米镇恰木古鲁克村、刀郎画乡等开展采风交流,以文艺的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山东省优质文艺资源送到喀什地区基层群众身边,不断加大鲁喀两地文化艺术交往交流交融力度,不断巩固加深两地友谊与了解。
而在西藏日喀则,相关文艺活动同样有声有色。今年6月,“泰山珠峰之约”峰·彩——鲁藏美术书法摄影民间艺术作品交流展率先举办,共展出300幅美术、书法、摄影、民间艺术作品,汇聚了山东、日喀则等地文艺大家的作品。其中,山东省文联精心挑选了省内优秀摄影、书画、剪纸作品近150幅,摄影作品内容分岱青海蓝、乡村如画、勇立潮头、鲁藏情深四个板块,展现了新时代齐鲁大地蓬勃发展的新面貌,让日喀则人民更好地了解山东、认识山东。今年10月的“泰山珠峰之约”——山东省艺术家赴日喀则深扎采风文艺交流活动中,更加注重深入一线采风创作,通过与西藏自治区文联、日喀则市文联开展座谈,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和文艺工作开展情况,同时深入布达拉宫、大昭寺、扎什伦布寺、萨迦寺、西藏博物馆、日喀则博物馆、日喀则石刻艺术博物馆、江孜县抗英纪念馆等感受当地历史人文传统和民族团结情况,前往羊卓雍措、卡若拉冰川、珠峰小镇等体验西藏自然风景的独特魅力,采风活动结束后,艺术家们以所听所见所闻为灵感源泉,创作出了丰富生动的艺术作品。
今年8月,两场重量级的文艺培训在济南举办。8月初,山东省文联、新疆喀什地区文联共同举办2023年“喀什地区文联文艺骨干赴山东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新疆喀什地区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张莉带领当地文艺骨干一行30人到山东参加培训,除了邀请山东知名专家学者授课,参训学员还深入山东省文联及对口支援喀什地区的济南、泰安、曲阜、潍坊、青岛等地进行考察学习,感受山东丰厚浓郁的文化氛围,并针对基层文联组织管理、文艺家协会作用发挥、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高素质文艺干部队伍建设及“文艺两新”发展等工作开展调研交流。青岛市文联与新疆喀什地区文联签订关于加强文化润疆工作合作的框架协议,双方将增进文艺互融互通、推动常态化交流合作,广泛组织动员两地文艺家开展各类学术讨论、调查研究、展演展示、志愿服务、采风创作等多种形式的文艺实践活动,持续扩大文艺交流合作范围,相互借鉴、共同提升,更好分享文艺发展成果。
8月底,2023年山东省文联中青年文艺骨干培训班开班,山东本省的文艺骨干、中青年艺术家,及新疆、西藏、青海的优秀文艺代表等80余名学员参加本次培训,培训班邀请到傅亦轩、王歌群、周爱华、王延辉等众多省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发展、戏曲演变与乡村文化建设、青年艺术家的未来视野和修养建构、科学用声助力舞台表现等方面开展讲座和交流互动,针对学员创作实践答疑解惑,并组织学员赴莱芜战役纪念馆、官厂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文艺志愿服务等现场教学,结课时形成了一场汇报演出,为参训艺术家们打开思路、创作优秀作品提供了有效借鉴。
10月赴两地开展的交流活动中,培训同样是重要内容。10月11日,“鲁疆情”——山东省文联“蒲公英”文艺志愿喀什地区专题培训举行,培训面向喀什地区文艺骨干和文艺工作者,山东省知名艺术家李善阳、陈培站、左庆、田国英带来了美术、书法、摄影、剪纸4场专题培训,分别讲述《油画名作赏析》《由“艺”到“文”:隶书的渊源与流变》《新闻摄影中的新闻点选择》和《剪纸的概述》,来自喀什地区的210余名文艺骨干参加,广大学员积极互动,课堂气氛热烈活跃,各位专家对学员创作的艺术作品进行认真点评,答疑解惑,无私分享创作经验,令广大学员备受鼓舞。
10月13日,举办了山东省文联“蒲公英”文艺志愿日喀则市专题培训,孙万灵、逄春伟两位艺术家分别以《写意花鸟画的学习与创作》和《书法当以笔墨精神为核心——当代书法临帖范本新解》为题进行授课。两位艺术家既梳理经典,阐释传统优秀作品的核心价值,又指明方向,讲述精进技艺的途径办法,他们渊博的学识、高超的见解让各位学员深感受益匪浅。讲座结束后,受训学员和授课老师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两位艺术家则通过观看学员作品、倾听创作观念等方式,对学员进行解疑答惑,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帮助他们更好探索艺术之路。学员们一致表示,培训内容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提升了认知,希望今后能和山东的高水平艺术家们有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润心。10月12日至13日,在山东省对口援疆工作指挥部举办了山东省文联文化润疆走进喀什“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调研座谈会和书画笔会,在麦盖提县鲁疆文化交流中心与当地艺术家协会开展了笔会交流,在山东公寓举办了“泰山珠峰之约”——山东省艺术家公寓笔会。山东省文联文艺志愿服务队一行与山东援疆、干部,喀什地区文联、日喀则市文联主要负责同志,以及两地艺术家代表深入沟通交流,结合当地自然风光、历史人文以及援疆、工作特点等展开艺术构思,精心创作出数十幅有温度有力度的美术、书法、剪纸作品。笔会开始前,还向援疆、干部举行了山东省艺术家作品捐赠仪式,向日喀则市文联进行了图书捐赠,对山东援疆、干部们致以敬意和慰问,促进山东与新疆、西藏的文化互通交流。13日下午,文艺志愿服务队一行来到麦盖提县巴扎结米镇恰木古鲁克村,看望慰问援疆干部人才,参观了解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开展情况,并在刀郎农民诗社和“农民诗人”一起朗读由他们自己创作、新疆文联编辑出版的诗集《心中的爱》,体验当地村民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14日,文艺志愿服务队一行赴英吉沙县国学院参观了解文化艺术活动及教育培训开展情况,在乔勒潘乡阔什买霍伊拉(7)村参观了国学长廊、党史教育长廊,在乔勒潘七村一组文化大院与村民亲切交流,感受文化润疆为当地村民带来的幸福体验。
10月13日至14日,“鲁疆情”——山东省文联“青年舞团”喀什地区舞蹈慰问交流演出先后在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和英吉沙县举行,山东省文联、山东省舞协派出的“青年舞团”优秀舞者与地方艺术团联袂演出,将富有鲁喀文化特色的节目送给喀什地区人民群众,共筑“鲁疆情”。交流演出节目内容形式多样,有古典舞、民族舞、现代舞、歌曲演唱等,山东省文联“青年舞团”表演的双人舞《沂蒙颂》生动再现了沂蒙山血浓于水的军民鱼水情,舞蹈《海棠依旧》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艺术地凝练出李清照笔下的诗词之境和古典舞的意蕴之美,舞蹈《袖韵》以“长袖善舞,行云流水,灵动曼妙,韵味醇厚”而特色鲜明深受观众喜爱。《海阳印象》《游龙》《典·灯》等舞蹈,让观众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麦盖提县带来的《顶碗舞》《叶河刀郎》等舞蹈,充分展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刀郎木卡姆和刀郎麦西热甫的独特魅力;英吉沙县表演的《喀什赛乃姆》《杏乡姑娘》等节目,充分展示自由奔放、欢快活泼的艺术风格。整场演出在鲁疆两地歌舞演员共同表演的《爱我中华》中落下帷幕。演出活动通过线上和线下同步联动,深受在场各族群众和广大网友的喜爱。
文艺的力量细润而绵长。今后山东省文联将持续加强与新疆、西藏的沟通协作,始终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与两地建立常态化工作联系,统筹推动采风创作、展演展览、培训交流、文艺志愿服务等工作, 促进山东文化与新疆文化、西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共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