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安庆历史文化悠久,文化遗存丰富。黄梅戏是其中一颗璀璨“明珠”。近年来,我市坚持守正创新,加快文化强市建设,聚焦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戏曲名城”,推动黄梅戏“走出去”,让黄梅戏发展向内根深、向外延伸。
黄梅戏“走出去”,在舞台上,是好戏连台,精彩纷呈。在舞台下,是以戏为媒,加深文化交流,促进文化事业向好向新发展。
近年来,安庆市组织再芬黄梅剧院、安庆黄梅戏艺术剧院、安庆杂技团和方锦龙团队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动黄梅戏、杂技、音乐等中华文艺精品“走出去”。
2019年5月,黄梅戏领军人物韩再芬受邀参加“锦绣江南·美丽中国”——2019年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江南文化专场演出,黄梅戏经典剧目《女驸马》唱响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
2019年,受韩国戏剧协会邀请,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携《玉天仙》《薛郎归》赴韩国参加韩国光州和平艺术节演出,荣获“最佳剧目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演员奖”,其“小剧场”的演出模式被誉为文艺“走出去轻骑兵”;
2023年12月4日晚,黄梅戏《太阳山上》首次进京演出,在北京中国评剧大剧院点燃了首都观众的“红色激情”,12月27日,新创黄梅戏《不朽的骄杨》在北京上演;
2024年4月8日至9日,皖粤两地以戏为媒,联合举办“岭南风 江淮韵——粤皖优秀剧目展演”活动,这两晚,新创黄梅戏《不朽的骄杨》和黄梅戏经典剧目《女驸马》在广州友谊剧院上演,“创新+守正”两部剧目展现着安庆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说,广东和安徽都是戏曲大省,此次两地剧院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双向奔赴的演出,将极大地加深两省观众对戏曲文化的了解和认同,进一步推动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创新。这种跨地域的戏曲交流,对促进中国戏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4年4月13至14日,九江、安庆文化交流演出活动在九江市举行,活动以“同饮一江水,共叙两地情”为主题,安庆以戏为媒走亲九江。这两晚,新创黄梅大戏《倾宁夫人》和黄梅戏传统剧目《女驸马》好戏连台,演出现场掌声不断,叫好声不绝。安徽(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韩再芬说,文化的交融是戏曲发展的必经之路,文化的互动对戏曲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两地以戏为媒开展文化交流,可以有效促进两地文化事业发展。黄梅戏的起源和发展,离不开皖鄂赣三地各剧种的滋养。这次安庆、九江进行文化交流,希望两地的剧团积极分享经验,加深两地文化交流,促进两地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24年7月1日至7月2日,皖湘两省戏曲交流演出活动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开展,黄梅戏《不朽的骄杨》《女驸马》登陆湖南大剧院;
一次次走出宜城,一次次走向国际,黄梅韵从安庆出发,唱响全国乃至全球;一出出大戏好戏,一位位名家名角,让安庆黄梅调闻名中外;一项项措施举措,一次次顶格推进,让安庆黄梅戏“走出去”的势头正劲。
如今,安庆市正全力以赴承担“中国黄梅戏发展基地”的责任,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戏剧演出集聚地,努力创建国家级戏剧文化生态保护区,在戏曲阵地和人才建设上持续发力,举办好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打造好黄梅戏展演百千万工程,让有戏安庆好戏连台,持续推动黄梅戏“走出去”,为安徽文化强省建设作出安庆的更大贡献。(全媒体记者 管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