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中国)官方网站

新闻发布丨宁津县健全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_大众网 | 天博

455-293-7503

新闻资讯 分类
新闻发布丨宁津县健全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_大众网

  天博7月25日,德州市宁津县“走在前 勇争先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津实践新篇章”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召开,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猛介绍了宁津县在文化和旅游方面的主要工作情况。

  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宁津县文化和旅游局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津新篇章贡献文化力量。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健全完善县、乡镇(街道)、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全县共建有1处文化馆、1处图书馆、12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343个农家书屋、484个文体广场、4个城市书房、3个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体系。图书馆于2023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依托这些服务阵地,县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2024年以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800余场,其中阅读活动、读书朗诵活动、流动图书活动150余场,节庆日民俗活动100余场,文化培训活动230余场、群众性小戏小剧、“四季”村晚等320余场。春节、元宵节期间的乡村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四月底启动的“欢乐海洋”音乐美食季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带动了文旅消费。

  做好文艺作品创作和演出工作。近年来,宁津县杂技团参与创作表演了以历史故事情节为主题、以杂技为亮点的全国著名的大型情景剧《长城》《徽韵》《草原丝路》等,精心编导了《足踏青春—球技》《半山梦影—高拐》《战旗飘扬—中幡》等多个优秀杂技作品,并应邀多次参加文艺演出活动。2023年与济南市杂技团合作参加全国杂技精品展演,多次组织策划举办山东省杂技魔术大赛,2024年5月宁津杂技团受韩国邀请参加韩国首尔杂技艺术节。

  宁津县着力做好对杂技文化、蟋蟀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等优秀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工作,成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专班,在财力、人力等方面实行倾斜扶持,打响宁津文化品牌。目前,拥有宁津杂技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非遗项目4项、市级非遗项目19项、县级非遗项目39项。为让这些非遗“活”起来,在全县开展了非遗进社区、进景区、进校园、进企业等系列活动。

  同时,积极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通过举办各种非遗展演展示展销、组织特色乡村游等活动,吸引省会都市圈、京津冀协同发展圈的游客来宁津赏非遗、品美食,感受宁津文化魅力。特别是对宁津杂技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挖掘保护和传承,成立杂技文化传承工作专班,搜集整理、研究挖掘宁津杂技历史文化,先后出版《宁津杂技史话》《宁津杂技》《中国杂技(宁津卷)》等书籍,并参与《中华杂技艺术通史》的撰写。建立杂技文博馆,累计接待参观15万余人次。宁津县杂技艺术学校连续16年获得“宁津杂技”保护单位资格。为杂技团、杂技艺术学校修建了面积7000余平方米的专业练功厅,完善教学设施,完善规划杂技人才的后续培养机制。3月27日—3月29日,中国杂技家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在宁津县召开,会上为宁津县杂技团颁发“2023年度工作成绩突出”荣誉证书。宁津县杂技艺术学校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学籍问题已经圆满解决,学生进入杂技学校完成9年义务教育后,直接进入县职业中专杂技魔术班,三年后取得中专毕业证书。

  2024年,宁津县新增宁津杂技县级非遗传承人24人,正在申报市级、省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县杂技团创作的杂技作品《集体绸操》《晃管球技》准备参加今年山东省杂技魔术大赛和泰山文艺奖评选。目前,正在积极创建以杂技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生态保护区。

  目前,宁津县拥有4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德百杂技蟋蟀谷、县文化艺术中心、康宁湖文化风景区、崔杨文化风景区),2个省级旅游强乡镇(大柳镇、柴胡店镇),1个“发现山东—最美旅游风情小镇”“好客山东休闲汇”最佳休闲乡镇(柴胡店镇),3个“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孙庄村、龙潭村、郭皋村),4处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山东迈宝赫健身器材有限公司、山东富士制御电梯有限公司、山东三岭汽车内饰有限公司、山东宏业汽配有限公司),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崔杨社区),3个景区化村庄(黄镇村、郭皋村、崔杨村),1家四星级旅游饭店(青澜花园酒店)、2家三星级旅游饭店(金帝商务酒店、德百温泉花园酒店),3家四星级旅游民宿(柴胡店影院民宿、德百杂技民宿、保店胡苏驿站),7家旅行社及营业部。依托这些旅游资源,规划了红色文化游、非遗文化游、民俗文化游等多条旅游路线,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带动相关产业群众增收致富。

官方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