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岭南园林中穿旗袍、弹古琴、赏宫灯;在线上直播跟着大师学魔术、绣团扇、做烧卖......2023年1月26日至2月25日,由广州市文化馆策划主办的首期20场“向美而行”全民艺术普及公开课顺利举办。课程涵盖非遗、书法、舞蹈、声乐等多种文化类型,让大家在漫游新园过程中汲取文化艺术的养分,感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据统计,首期公开课线人次,线万人次,反响热烈。
为深入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优质产品库,“向美而行”全民艺术普及公开课将总结实践经验,融合社会各界声音,对课程内容、形式进行优化,向市民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多样、更加丰富的课程体验。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关于“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深入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工作要求,广州市文化馆将延续“向美而行”品牌特色,秉承公益、公开、高品质的要求,在2023年全年继续面向社会各界征集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产品。通过多元社会力量为全民艺术普及注入新活力,凝聚更多有特色、有质量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
本次征集面向专门从事文化生产传播工作、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各类社会主体展开,通过资格初审的服务产品将由广州市文化馆组织专家会进行审议,最后精选出来的优质产品将纳入“全民艺术普及公开课”内容清单,获邀在新馆参与公开课线上线下展示。同时,还将组织市民对产品进行点评,发挥多方力量共同缔造全民艺术普及平台,优化公共文化“菜单式”服务。
本次全民艺术普及公开课将贯穿全年,每季度开展20场公开课,课程内容与形式将充分贴合当季主题进行规划,以市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文化艺术,营造广州公共文化生活美学风尚。
第一季度以“良辰美景——春日诗词会”为主题,以全年龄段人群为服务对象,通过开展鉴赏、朗诵、雅集、诗词创作等不同类型的课程,让市民从不同的角度感受生机勃勃的春日气息以及诗歌岁月下的浪漫情怀。
第二季度以“成人之美——缤纷非遗季”为主题,聚焦18-50岁中青年人群开展作品赏析、手作体验、美食制作、养生教学等动静相宜的非遗美学课程,让上班族在忙碌的生活中,透过非遗发现更多五彩斑斓的生活乐趣。
第三季度以“玉成其美——寻美少年团”为主题,面向6-17岁青少年开展课程,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通过开天博展亲子体验、美学鉴赏、创意手工等一系列课程,挖掘课本之外的生活之美。
第四季度以“尽善尽美——有爱加油站”为主题,面向外来务工家庭、孤独症儿童、肢体残障人士、视听障碍人士开展个性化服务,通过手工体验、肢体舞蹈、生活技能教学等系列课程的开展,传达社会有爱、关怀无碍的情感,引导特殊群体打破内心的枷锁,与社会形成更强的链接关系,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
为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让更多市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全民艺术普及公开课将融合5G直播技术,依托广州公共文化云、广州移动、“广州市文化馆”视频号等线上平台,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新型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让市民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参与课程。通过现场直播、课后回放的形式实现增容,将进一步丰富广州公共文化服务的时空表达,扩大全民美育覆盖范围,让市民在参与、体验和创造中提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