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 通讯员 怡 图/各申报者 提供)2023年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及奖励项目92个,其中优秀中青年个人文艺资助项目16个。他们在各自的艺术领域不断精进提升,借助文艺发展专项资金的资助、政府搭建的平台及创造的机会,在作品创作、演绎与展示方面,取得可喜成绩,梦想花开,进一步夯实了厦门文艺繁荣发展的人才之基。本版展示部分项目以飨读者。
2023年12月10日,“吴伯祥高甲戏丑角表演个人专场”在闽南戏曲艺术中心上演,现场座无虚席。
这场个人专场是“高甲丑”的一次集中展示,吴伯祥精心整理、编排一批经典剧目,《管甫送》的“管甫”、《大稻埕》之《和风茶馆》的“老二”、《公子游》的“沈廷芳”、《班头爷》的“班头爷”等人物轮番登台,其中,《班头爷》由吴伯祥和他的师父纪亚福、学生们同台献艺。
吴伯祥师从高甲戏著名丑角表演艺术家李珍蕊、纪亚福,现任职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是国家二级演员、导演。20年来,吴伯祥只专注于一件事——把“丑”演得千变万化、精彩绝伦。
吴伯祥是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设立以来,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第一个举办个人专场的演员。高甲戏丑角表演个人专场,是吴伯祥从事高甲戏表演艺术实践20周年的个人小结,是对其20年舞台艺术水平的“重审”和检验,是对高甲戏丑角诸多表演大师的一次致敬,也是对师友及戏迷朋友的阶段性成果汇报。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中俄经典歌曲刘胤隆个人专场音乐会于2023年11月18日晚举办。旅俄青年男高音刘胤隆携手旅美青年男中音卢骥、民族女高音刘婷,在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钢琴艺术指导唐晓鸟和歌剧室内乐弦乐四重奏的伴奏下,演唱了16首中俄经典名曲,为观众带来一场异国文化与中华文化交融的音乐盛宴。
刘胤隆出生于1992年,俄罗斯国立格林卡音乐学院声歌系博士,集美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研室青年教师。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中俄经典歌曲刘胤隆个人专场音乐会对俄罗斯和中国的艺术歌曲、民歌、咏叹调等重新作曲、编曲,以弦乐四重奏、钢琴与人声结合的形式呈现,令人耳目一新。
2023年10月12日至21日,王鹭鹰“福”文化雕塑个展在市文联艺术展览馆举办。展览以“福”文化雕塑为主题,分为“福”“和”“家”“乐”四大展区,100多件作品通过多种形式风格和多种材质,深度解读“福”文化。其中,“福”展区展出不同字体的“福”字雕塑;“和”展区体现作者对多字形雕塑的解读;“家”展区陈列数十件姓氏图腾雕塑;“乐”展区展出作者对十二生肖立体化创作的作品。
20多年来,王鹭鹰潜心于艺术创作,巧妙地将传统书法和现代雕塑结合起来,让静止的文字站立起来。在此次展览中,王鹭鹰通过对“福”文化的创新解读,用雕塑创作为“福”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2023年12月11日至20日,“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系列作品展在市文联艺术展览馆举办。这是青年艺术家王艺汉的首次个人主题画展,共展出他近年来创作的50幅美术作品,内容涵盖城市文化、特区经济、“一带一路”主题发展等,其中有20余幅为入围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作品。
厦门是王艺汉的“第二故乡”,从2017年起,他开始画都市题材的作品,主要描绘的就是厦门。为了画好厦门,王艺汉特意去了解厦门的历史和文化,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融入作品中,引发大家内心深处对时代的共鸣。
“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系列作品展主要以厦门的城市文化和“一带一路”为文化背景,反映改革开放后经济飞跃发展的城市变迁。作者深入生活、体现生活,用画笔描绘时代,展现出时代盛世繁荣的画面。作品表现手法新颖、独特,有一定的继承和创新。
2023年9月24日,“乡音不改·曲唱薪传”——李志勇师生曲艺专场在思明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举行。李志勇现为厦门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国家级非遗讲古项目厦门市代表性传承人。
答嘴鼓《厦金童乐》是首个厦金联合创作、联合表演的答嘴鼓剧目。首个海峡两岸联合创编的讲古剧目《祝寿风波》,在演出中与现代沙画艺术结合。专门为此次专场量身打造的答嘴鼓《斗阵来话仙》,特邀厦门大学乌克兰籍留学生陈悟空与李志勇共同出演,让趣味生动的闽南线岁的国家非遗传承人范寿春将象征厦门讲古仙传承的折扇与有着百年历史的醒木道具正式授予首徒李志勇。
讲古、答嘴鼓凝聚着厦门人特有的乡音乡情,是闽南人共同的记忆。李志勇师生曲艺专场以曲艺艺术为载体、融合两岸曲艺艺术工作者进行成果展演,传承传统剧目,创新新时代剧目,讲好厦门故事、中国故事,携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项目名称:致敬经典——“逐梦新征程 奋斗创造未来”陈展宙个人声乐专场音乐会
2023年3月19日,致敬经典——“逐梦新征程 奋斗创造未来”陈展宙个人声乐专场音乐会在鼓浪屿音乐厅演出。
2023年7月21日,“和声里的中国精神”——郭伟合唱指挥人文音乐会在五缘音乐厅举办。
2023年8月19日,“中华闽南歌 海峡两岸情”——林玲玲个人闽南话专场音乐会在厦门人艺剧场举办。
2023年11月17日,“东方弦歌”——史叶红小提琴专场音乐会在五缘音乐厅举办。
2023年11月9日至18日,吴良才中国画作品展在厦门市美术馆举行,展出作品53幅。
2023年11月11日至12月12日,“以梦为马”——彭汉宗作品展在厦门市千一艺术馆举办,展出近40件作品。
2023年12月1日至9日,“颜·值”——罗建辉书法作品展在市文联艺术展览馆举办。展览以颜真卿书风为主调,展出作品70件。
2023年11月24日至12月15日,“在水一方”——何茵中国花鸟画作品展在海丝艺术品中心羲缘楼A馆艺年×艺术空间举办,展出30余幅作品。
2024年度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中,申报时间截至2月6日。
优秀中青年个人文艺项目资助旨在通过资金资助扶持,培养厦门优秀中青年文艺人才,优化艺术人才队伍结构,努力造就一批紧跟时代步伐、热爱祖国和人民、艺术水平精湛的作家、艺术家。
资助对象包含:一、优秀中青年演员举办个人演出专场、中青年演奏员个人演出专场及优秀中青年作曲(含戏曲)个人音乐作品专场。二、优秀中青年美术、书法、摄影人才个人作品展。三、优秀中青年作家出版个人专著。四、文艺人才进修项目,针对参加包括文学、网络文学、舞台艺术、电视剧、网络剧、电影等领域相关的创作演出人才的思想文化素养、专业技能提升而组织的脱产进修培训。
申报者应具有一定的创作实力,具有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和较高的艺术追求。一、具有厦门籍户口的公民或取得厦门市居住证的国内其他省市公民,须征信良好无犯罪记录。二、年龄不超过45周岁(含45周岁),文艺创作人才培训项目除外。三、具备一定艺术专业水准(满足以下其中一条即可):1.获得福建省百花文艺奖或经中宣部批准的全国常设性文艺奖;2.具备与所申报项目相关的艺术门类或职业的中级以上职称;3.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可申报个人专著资助类项目。
资助额度:个人演出专场类不高于15万;美术、书法、摄影个人作品展类不高于10万;个人专著出版类不高于10万;文艺人才个人进修培训项目2-5万;特殊情况酌情处理。
相关文件及申报通知请到厦门网、“音乐厦门”微信公众号、“厦门文旅”微信公众号、“厦门文联”微信公众号上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