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中国)官方网站

《背对世界》入选2023年6月文艺联合书单 | 天博

455-293-7503

新闻资讯 分类
《背对世界》入选2023年6月文艺联合书单

  文艺联合书单,由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二十余家图书出版单位联合发布,每月推送一期文艺类新书单,本期是第6期。

  《背对世界》是德国短篇小说大师埃尔克·海登莱希的代表作,收录了七个短篇。故事时代背景跨越了二战后到二十世纪末,正是一个动荡不安、危机四伏的年代。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身上,便成了一座山。小说抹去宏大历史的尘土,着眼于普通人的日常琐碎:爱情与激情的幻灭、职业生涯的辉煌与失落、信仰挫败与自我背弃、对青春的缅怀、对衰老及死亡的抗争或淡漠……面对社会的喧嚣动荡,作者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反思或出走的可能性,驱动一次次对自我的追寻,揭示当我们不再直面世界时,会发生什么。

  《姐妹》是一部原创现实题材的原创长篇小说,通过曹喜鹊等姐妹的生活经历,反映出当下城乡文化之间的传承与再生,以及人们对绿色生态的追求和回归。小说讲述了在陕西凤栖镇西街村姐妹们各自生活的道德坚守:曹喜鹊对象征自己爱情的合欢树不离不弃,颜秋红坚持乡村传统文化,继承文化遗产,郎抱玉对执着于乡村基础教育的初恋的支持,乌采芹放弃婚姻敢于独立,回归青山绿水的乡村。这样的姐妹群像,绽放出温馨温柔、温暖温润的女性之光,同时也折射出时代在她们身上的烙印,展现出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新时代乡村文明建设润物无声地潜移默化,带来了乡村日新月异的变化。

  本书是作者吴然的最新长篇小说,由《今兹美禾》《亭亭岩桂》《兰时音徽》三个篇章构成。小说以蚌山及其近邻的曹山桥为中心,以当地的谢家与桂家两个家族几十年的发展变化为衬托,讲述了当时在教会学校读高三的学生时兹禾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多种文化的熏陶,在富有正义感的老警察赵传勇及从南洋回乡的爱国女青年桂兰等人的影响下,探寻人生真谛和人生道路的故事。小说展现了20世纪20至40年代江淮地域逐渐形成的城市文明与传统的农业文明在交融与冲突中发生的种变化。

  什么是干股、公摊面积怎么算、如何自己缴社保、嫁妆和彩礼在夫妻财产中怎么划分、普通发票和专用发票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很多公司都有国外分公司、征信记录怎么看……这些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和那些似懂非懂的名词,在这里都有答案,且通俗易懂,一看就清楚明白!

  科普达人何青绫,用生动日常的举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专业的财经知识,趣味解读财经词条,1分钟带你轻松掌握生活中那些熟悉又陌生的经济学名词!本书不仅仅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阐释了高大深奥的金融知识,更是在科普的同时为读者提供了一本金融避坑指南。

  为何一场基于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良好愿望的宏大改革最终走到了初衷的反面?

  为何一位清廉高洁、富有才智的治国能臣会在后世士大夫的口中成为北宋败亡的“罪魁祸首“?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如何重新认识王安石变法?作者以小说家的生动笔法,全景式地展现了这场深入到国家社会的每一个环节、阶层和群体的历史变革的宏伟画卷和曲折命运;更围绕“为什么好政策变成了办坏事”这一核心问题,运用美国社会学家默顿“非预期结果”这一现代社会学理论和综合政策分析工具,分析变法涉及的人的问题、制度问题与政策环境问题,探究变法政策在基层的执行效果及其反馈,解读变法政策失效的原因及后果。

  “互联网大潮”下,歪打正着买了学区房的“导演”庄博益与妻子小张如愿将女儿芽芽送入“牛小”,与“高知白领”苏雅纹的儿子“斯坦利”、北京近郊拆迁户王大莲的儿子“大”和“二”成为同学。日益狂热的“鸡娃”浪潮下,“双减”政策一朝施行,校外培训班、课外辅导班纷纷关闭,“牛小”的家长也打起了“地下战争”。在苏雅纹、王大莲、庄博益三人的“精心策划”下,开在王大莲家高档社区的家庭辅导班应运而生。渐渐地,其他家长闻风而动,家庭辅导班迎来了前来报名的家长和学生,一时间欣欣向荣,从前被家长们鄙夷的“乡下人”王大莲更成了家长中的核心,王大莲和苏雅纹的关系也悄然发生变化。好景不长,家庭辅导班遭到了“有关部门”取缔,在一地鸡毛中,三个家庭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石一枫的《逍遥仙儿》围绕三个家庭的育儿征途,呈现出各家的欢喜哀愁,勾连出一幅当下北京众生相。“海淀鸡娃”名满天下,却与“减负”政策撞个满怀。石一枫塑造了“典型家长”王大莲与苏雅纹,高潮迭起地展演了名牌小学里“家长群的怪现状”。而在经历了自我体认、自我确证的挣扎之后,人们发现了返璞归真的温情可能。

  米沃什是享誉世界文坛的波兰作家、诗人,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这本传记巨作中,作者安杰伊·弗劳瑙塞克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米沃什本人及其所处时代的生动图景,同时也提供了理解其作品的丰富语境。弗劳瑙塞克追踪了米沃什个人的奥德赛之旅——经由立陶宛、波兰,到法国,再到美国,最后荣归波兰克拉科夫,终老于此。作者花十年时间写就这部米沃什标准传记,无论深入程度还是厚重程度均在目前米沃什生平及作品研究专著中首屈一指。这本传记基于大量的访谈资料而来,同时大量引用米沃什的诗歌和散文作品,收有四十张珍贵资料照片,图文并茂。译者系波兰语译者,直接从波兰语再现了传记风采,也展现了米沃什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

  本书是一本纪实类散文作品,是照顾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精神科医生张起众深耕职业与日常,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中震荡心灵后提笔写就的“记录之书”。张起众常年陪伴在患者身边,在生与死的边界上,与无法治愈的疾病做着斗争。作者以精深的专业精神、温暖的人文关怀、直面生死的哲学省思来关注这一人类暂时无法攻克的疾病,他观察着老年痴呆症患者无法理解的世界,以医生和普通人的双重视角来展现病症的真相,抚慰照料者的心灵;他毫无保留地讲述那些生与死的故事,孤独死的沉重、照顾无法被治愈的患者的日常生活、家庭与癌症的斗争……这些故事充满孤独和艰辛,触及“爱”这个永恒的生命课题,展现出真实的人生百态和日常细小的温暖。

  这是一部家庭伦理小说,写的是中国普通人家的家长里短、烟火人生。这个家庭的男主人叫何常胜,共和国成立后,他为支援社会主义建设,携家带口从扬州江都移居安徽。他渴望生个儿子顶门立户,却在后来的二十年里连得六个女儿,并最终在一场车祸中告别人世。何家老太太带着儿媳妇刘美心和六个孙女,开启了女人当家的时代。

  故事从困难时期讲起,到改革开放、下岗潮、下海经商潮,以何家六姊妹这一平民女性的角度切入,既有一家六姊妹的家长里短,更有女人们奋斗向上、争取独立自主的现代精神。这是一部架构宏大的女性家族三代励志故事,更是一部与原生家庭从冲突到和解的模板。

  《天鹅》为作家李凤群的一部中短篇小说自选集,收录《路》《天鹅》《长夜》《伙伴》《良霞》等六篇作品。作者以其敏锐、细腻的女性视角,将国内、海外的生活经历融进作品之中,呈现时代的变化与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入选作品涉及多种题材,运用了多种创作手法,从细处切入主题,通过对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的刻画推动情节发展,从而达到以小见大、以微知著的效果。作品或情节奇妙,或寓言深远,读者可以从这些故事中感受时代的脉搏,体会到命运的无常与庄重。

  真正的“告别”,始于告别之后。这是一本告别之书,却一笔一画都写满了陪伴。当至亲的背影渐行渐远,爱的篇什正要启程出发。《慢慢告别》开始于一枚不蛀牙的甜,终章于一幕眼酸的站台,翻开它,十二段中国家庭悲欣交集的生命故事,关于母亲、关于父兄、关于原乡依旧枝繁叶茂的家族树,不无交织出扣人心弦的人间温暖。作家以生命经验雕琢打磨的美学书写,将人生种种美与哀愁表达得温润如玉、沉静似海。《慢慢告别》目送着追忆,与读者亦步亦趋分享真实生活的力量:如果你因哪一处字句流下眼泪或心头一暖,不用怀疑,那正是远行者给予人间衷心的馈赠与祝福。

  《岁月的泡沫》为漓江社“外国名作家文集 鲍里斯·维昂卷”之一种,被誉为“法国当代第一才子书”,是法国中学生必读书目,入选法国《世界报》“20世纪100部小说经典”。译者金龙格为两次傅雷翻译奖得主。

  小说讲述柯萝爱新婚不久就患上一种怪病,科兰为了给她治病,倾尽钱财,最后不得不参加工作。这些工作千奇百怪,如需要人体提供的热能才能正常生长的枪筒,在金库巡逻,提前一天给人报丧……

  小说中另有一对情侣,科兰的好友西克和阿丽丝。西克极度痴迷让- 萨尔·保特(暗指让-保尔·萨特),为购买其作品花光积蓄;阿丽丝为了阻止保特出版新作《恶心百科全书》,用剜心器将他的心脏挖了出来。

  这既是一个荒诞不经、匪夷所思的奇幻故事,也是一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爱情寓言。法国著名作家雷蒙·格诺赞它为“当代最哀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中国作家张悦然说:“这是我最爱的小说之一。读到最后一页的时候,我也许比沉浸在丧妻之痛的科兰还要难过。我不知道能有什么办法让我留在维昂的童话世界里,不走出来。”

  本书内容精选了200多首00后诗人、作词人惊竹娇从2018年至2022年创作的原创诗歌。他的诗歌多为长短句,具有少年独特的浪漫风格,或意气风发,或寂寞孤独,或平凡可爱。全书共分6辑,分别是“得意春衫”“有关风月”“朝露十八”“柳岸花鸣”“植物情书”“碎玉零珠”,这些挺拔的诗句,将生活中美好的部分抽丝剥茧,呈现出来。

  我们的生活需要诗意,需要一双捉住平凡的眼睛,而诗歌是有包容性的,家国可以入诗,伟大的志向可以入诗,年轻的感情也可以入诗,这本《君不见》送给所有努力向上的少年们。

  “读典季羡林•轻收藏书系”是中国散文大家季羡林先生的一套经典作品集,包含《养猫记》《读书与写作》《论人生》《远行记》四个分册。该书系精选152篇季老经典散文作品,按4个热门主题辑录成册,包括猫狗花草、读书写作、人生智慧、远行见闻。重新阅读和发现经典,像名家大师一样生活、思考、丈量世界。经由一套书,走近大师,看到大师的B面人生。

  在地球这颗宇宙微尘上,一个大雪之夜,猫头鹰一声接着一声的鸣叫提醒着村庄的人们即将发生巨变,坐落在秦岭大山深处的北斗镇北斗村,一棵长在两家地畔子中间的百年老树被偷,旋即引发数个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斗转星移,人事更替,半棵树事件滚雪球一样,将各色人物、多个家庭、众多事件牵连其中,揭开了十余年间基层社会的复杂面相,广涉乡村具体的山川地貌、人情物理、众生万象,以及经济形态和文化观念等丰富复杂的内容,展示出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进而以中国式的审美表达方式表征人与自然这一现时代人类的共同命题,形成了这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生态主义和荒诞主义多重合奏的磅礴交响史诗。

  《黄海传》是赵德发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为山东省“十四五”重点文艺创作项目。此书钩沉黄海历史,讲述黄海故事,并全面表现黄海西岸人民在当今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的辉煌成果。作者广泛搜集有关资料,并从长江口走到鸭绿江口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反复筛选、斟酌,才从海量材料中提炼出要表现的内容。用作者的话说,他当了一回“老盐工”,“漉沙构白,熬波出素”,终于完成全书。《黄海传》视野宏阔,气韵丰沛,结构精巧,文笔生动,是中国海洋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也是大众读者认知黄海、了解海洋文化的高品质读本。

  在一〇年代的中国大地上,行走和漂泊着的女性们的生活:暮春的上海,在天台上和人争论自己剧本的戏剧系女大学生;夏季山洪过后来镇上寻找爱人,却决定与之分手的女人;越来越浓的秋意里,执着想要找回失踪丈夫的外来船员的妻子;冬日庞大的北方城市,选择放弃过往,独自面对绝症父亲的女儿。时间推移,年代流转,带来了她们生活和命运的转变。

  她们的回忆,她们的行动,她们隐藏起来的过往,形成这本小说集丰沛的情感张力,也汇聚成当下的时代声音。

  《一生·一刻:木口木刻家张忠信传》是一部人物传记。作品以著名画家、木口木刻家张忠信为传主,完整呈现了这位生活低调纯粹,从未接受过专业绘画训练,从没接受过专业木口木刻训练的老人,是如何通过一步步通过努力和勤奋,通过不断自学、向来通化工作和开艺术展的艺术家学,逐步成长为一位具有相当艺术造诣的画家、木口木刻家的。作品也用了不少篇幅,描写了张忠信家庭,他的夫人,以及在他们夫妇严格教育下先后考入国内名牌大学艺术专业并从事艺术工作的几个儿子,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友爱和谐的艺术之家。作品附录大量张忠信先生的绘画、木口木刻作品,图文并茂地展现了传主的生平经历和艺术造诣。

  本书还随书附赠张忠信先生的藏书票一张。藏书票从张忠信先生的大量木口木刻作品中精选出五种,每本书随机附赠一种。

  ☆ 人人都爱黑塞!全球青年的心灵挚友,永远属于年轻一代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经历三次婚姻、克服创作危机、穷困潦倒时还不忘救济朋友、失去祖国……关于黑塞的一切细节都在这里

  译者从黑塞自1892年到1962年长达70年的书信中挑选了有代表性的信件,主要包括黑塞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家庭与思想的变化,追求、奋斗、创作的历程,与父母、妻儿、姐妹的日常信件,参加社会公共活动,与同时代大家如茨威格、罗曼•罗兰、托马斯•曼等人的交往,对个体与集体、写作、文学、时事、战争、社会的观察和见解等,这些书信见证了黑塞从少年到老年的生平与经历,也呈现出半个多世纪历史交替与文化变迁的轨迹。

  《夜航船》由明代张岱缀辑,是一部百科全书类的著作,此版底本依据清代观术斋抄本原貌,由版本研究学者龚明德精心校勘。全书二十卷,按类分为二十部,以词条的方式缀辑。内容广采博收,涉及广泛:天文地理、经史百家、三教九流、神仙鬼怪、政治人事、典章沿革。说是百科,但并非高深莫测的古书,而是用较为浅显的文言叙述四千余个文化常识段子。虽然也收录了一些现在看来荒诞不经的内容,但作为古人的情趣笑谈,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的一些文化状况,读来也是趣味十足。

  天博

  根据长篇小说《西线无战事》改编的同名电影,在第95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斩获四项大奖。本书讲述了一战期间德国青年保罗满怀热情应征入伍,却在前线目睹战争残酷的故事。它告诉世人战争的真相: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保罗作为一名年轻的德国士兵,被派往前线参加战斗。他们一开始满怀热情、憧憬,然而到了前线他们才意识到,战争对于普通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他历经了阵地战、冲锋战、毒气战,看着庞大冰冷的坦克从战壕上方碾过,看着自己的朋友一个接一个倒在战场上。他不仅要面对敌人的炮火和,还要忍受饥饿、寒冷和伤病的折磨。高高在上的长官一道冲锋的命令,就会让无数年轻的生命牺牲,这些在宏大历史下的个人悲歌,让保罗开始怀疑战争的意义和目的。

  然而,到小说结束保罗也没能离开战场,在战争即将结束的前夕,他阵亡了,“他是往前面扑倒下去的,躺在地上,好像睡着了一样,脸上没有多少痛苦的感觉,有的是一种沉着,差不多是满意的样子。”

  作家在新西兰当地生活考察和查阅了大量新西兰华人史的基础上,幻化出跨越百年的传奇故事,从容地将时空转换在笔端,娓娓道来遥远的从前与天涯海角,追忆似水年华,诗意地讲述了几代人的成长故事。小说以当下和百年前两条时间线为经纬,通过书写移民新西兰的中国女孩们的传奇人生和心灵波澜,深层次表现异域华人族群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折射出新西兰华人150年的历史,深入探析追寻家国之根和自我之根的人生命题。

  《鳄鱼》是著名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十年后创作的首部作品,也可视作一部对话体的、以戏剧形式呈现的小说故事。故事围绕潜逃海外的腐败官员单无惮及其在生日派对上收到的贺礼“鳄鱼”展开。无惮原系某海滨城市市长,2004年因贪腐畏罪潜逃出境。他怀念在国内的时光,念念不忘曾经的政绩,在失落与不甘中恍惚度日。

  2005年无惮55岁生日时,做观赏鱼生意的华人老黑送他一条三十厘米长的小鳄鱼作为寿礼。了解到鳄鱼的生长取决于环境限制程度的特性,无惮对鳄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年来,各色人等粉墨登场,无惮矛盾的心理日益加剧,与鳄鱼越发亲近,觉得只有鳄鱼才能了解他的心声。他不断为鳄鱼更换更大的鱼缸,纵容着鳄鱼不断长大,直至成为长达四米的庞然巨兽……

  安徽文艺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贝贝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漓江出版社、南京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世纪文景丨上海人民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可以文化、浦睿文化。

  联合推广媒体:澎湃新闻·翻书党栏目(每月10日发布)、光明日报·光明阅读(关注知识分子,服务知识分子)

官方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