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京剧《进京》即将开启全国巡演之路,8月4日到5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
该剧以乾隆时期徽班进京为历史背景,通过主人公汪长生和岳九两代名伶的故事,展现了戏曲艺人为艺术与自我尊严不屈不挠、奋而图强的精神。这部新作,也给予当下人们以思考:艺术和艺人何以生存与发展,又为何要自立与自强。
京剧《进京》5月份曾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成功首演。该剧由南京京剧团在2023年创排,荣获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入选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以及2022年度江苏艺术基金大型舞台资助项目、南京市委宣传部扶持项目、2023南京市重点文艺精品创作项目。
《进京》改编自剧作家邹静之耗时六年潜心打磨的电影剧本《进京城》。该剧讲述了乾隆时期,青年武生演员汪长生是扬州春台班的希望,不甘心当身份卑微的戏曲艺人,遭遇重重劫难。京城名角儿岳九遭受驱逐,逃亡扬州。两位戏曲天才相见恨晚,结为师徒和生旦搭档,伤痕累累的汪长生重新站立起来,甘愿为戏曲艺人的尊严奋起一搏。恰逢乾隆八十庆寿,汪长生和岳九毅然挺身进京城,合演大戏,其人其艺震惊朝野。最终,随着一辈辈戏曲艺人燃烧生命之光,挺直腰身,最终诞生了一门新的戏曲艺术——京剧。
剧中长生与岳九是沿着大运河从扬州一路北上来到北京的,而历史上乾隆八十大寿,临近北京,运河两岸搭建大量戏台,众多戏班沿途演出,戏曲之盛由此见之。也为日后花部战胜雅部,京剧形成奠定了基础。这都成为大运河文化史上一段不可忘却的篇章。
《进京》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这段历史,并以京剧形式对京剧艺术的诞生进行了溯源与艺术探析,其文化内涵犹见深厚。实际上,力求将该剧打造成为大运河文化带的精品也是《进京》创作者们的自我要求。导演卢昂在导演阐述中精准地给本剧定位:“书写京剧传人自己的史诗与征程,彰显国剧艺术至美的赤诚与精粹,重现华夏文明独特的瑰丽与豪迈,感召民族魂魄现实的皈依与认同。”
本剧由南京市京剧团团长王珏担任制作人,卢昂执导,魏睿编剧,朱绍玉担任作曲和唱腔设计,徐伟担任副导演,童为列担任舞美设计,蓝玲担任服装造型设计,罗林担任灯光设计,李金平担任指挥和打击乐设计,剧目主演汇集宋小川、周恩旭、王璨、王莹、郭贺军、张训菘、李慧等老中青实力演员,还邀请著名歌手屠洪刚献唱剧目主题曲MV。
《进京》在表达上既保留了京剧该有的气质和意象感,又融入众多现代元素,便于年轻观众理解。剧中除了西皮、二黄、高拨子、吹腔等传统京剧板式以外,还在部分唱腔中揉入了扬州小调,让京剧音乐有了“地方”色彩。
舞美设计的灵感则更多来源于实地采风。在舞台构成上,运用了11个小型的“戏台盒子”。它们可以灵活地组合,忽而呈现戏班集体练功的场景,忽而变换成后台或码头建筑。戏曲时空转换由此完成,打破了传统的幕布转场,让舞台更具有了“流动性”,将戏曲的“时空随人转”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服装设计以清代的真实历史为依据,通过搜集大量的清代老照片、老绣片等历史资料,重现了清代的典型款式和刺绣纹样。灯光设计以灯光画面配合着做到光区分割,用切割灯准确划分演区。舞台上写实的仿古建筑结构,也以灯光配合勾勒、强化结构造型,制造优美的光影效果。
全剧三次运用多媒体。第一次是开幕前随着屠洪刚演唱的主题曲响起,台前纱幕映出滔滔运河和京城繁华的影像;第二次是春台班进京的路上,岳九、汪长生等立于船头,众人奋力划桨前行时,主题曲再次响起,纱幕再现滔滔河水繁华京城和众艺人练功的影像;第三次出现在尾声,江容儿把儿子交给汪长生学戏,京剧有了传承人,这时纱幕映出了《同光十三绝》和梅兰芳、马连良、郝寿臣、萧长华等生、旦、净、丑艺术大师的图像,同时主题曲再次响起,展现出京剧艺术家薪火相传的意蕴。
田间试验结果显示,与当地常规土壤管理技术相比,黑土健康增粮关键技术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0.2~0.3个百分点,化肥减量10%~20%,使作物增产8%~15%。目前,该系列技术推广面积已达300万亩,辐射带动800万亩,为黑土地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奠定基础。
归国途中,他致信美国布朗大学罗恩·丘尔教授,深情写道:“那个名为中国的国家是我的祖国。”理由如此郑重,以至在颠簸的远洋轮船上,正受病痛之苦的应崇福,字迹依旧工整,不忍有一丝潦草。
该研究首次构建了最大规模的泛癌种脉管系统全息细胞图谱,为深入理解肿瘤血管生成的复杂过程提供了全景视角,并为临床提升抗血管生成治疗疗效提供了科学方案。
生态保护红线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创新和重大决策部署。白皮书指出,为筑牢海洋生态屏障,中国对海洋生态保护重点区域作出系统安排,优先将生物多样性维护、海岸防护等生态功能极重要区、海岸侵蚀等生态极脆弱区划入海洋生态保护红线
新能源云平台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全价值链、全产业链、全生态圈业务深度融合,聚集全数据要素。目前,平台已接入新能源场站超600万座,服务各类企业1.6万余家。
“目前,以传统通用航空和新型无人机产业为基础的低空经济正在蓬勃发展。为了推进低空经济健康发展,民航局统筹推进传统通用航空转型升级与新兴无人机产业创新发展,在继续强化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的基础上,加强适航审定体系和能力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推动低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安全运行监管,规范市场管理。
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句话却让罗锡文在心中暗自琢磨:“什么时候不用人插秧就好了。针对广西农业发展的“堵点”,罗锡文还建议,做好顶层设计,提高农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社会化组织的服务能力,增强相关领域的科研力量。
记者10日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2024年1月至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达35.2%。
10日发布的《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显示,黄岩岛海域环境质量优,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陈宇翱、姚星灿、邓友金等人成功构建了求解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器。
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技术的推动下,人工智能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性技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7月9日,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该校自主研制的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工程样机“开拓二号”,近日顺利完成深海试验航次。这是国内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首次在4000米以深海底开展深海矿产资源试开采试验,验证了“开拓二号”技术性能已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从国家药监局获悉,我国持续实施医疗器械标准提高行动计划,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等高端、创新领域标准研制,着力填补创新领域标准空白。
“然而,如何针对应用场景的需求,实现大片段基因尺度DNA在基因组的高效精准整合,仍然是整个基因工程领域亟须突破的难题。该工具能够高效精准整合多种哺乳动物细胞中大片段基因,成功实现了以RNA为媒介的功能基因在多种哺乳动物基因组的精准写入。
记者从国际相对论天体物理中心获悉,7月9日,第十七届马塞尔·格罗斯曼奖个人奖由该中心授予“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以表彰其领导最灵敏射电望远镜项目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主自强,必须加强基础研究;而加强基础研究,增加经费投入是关键。在空间科学领域,“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背采样返回,“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正式运行。
9日,应急管理部组织视频调度会,连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急管理厅(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急管理局,分析研判近期强降雨及洪水发展形势,针对性部署当前防汛抢险救灾工作。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上,面对发展和保护这一世界性难题,如何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既关乎民族永续发展,也关乎人类前途命运。
“拔尖计划”最早于2009年由教育部、中央组织部、财政部联合启动,旨在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学科,助力学生成长为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
一个优秀的科创人才,仅仅拥有科学知识与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培养科创人才的关键在于锻造思维方法、思维品质和个性化的兴趣与人格。